國家對檔案館的標準也是有明確的制定,當然這不是跟其它展館一樣的,檔案館是比較特殊的,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展館,國家對此也是有明文規(guī)定,檔案館的建設標準如何?
概念:檔案館是收集、保管檔案的機構。負責接收、征集、管理檔案和開展檔案利用等。中國周代的天府,漢代的石渠閣,唐代的甲庫,宋元的架閣庫,明清的皇史宬等,都是歷代保管檔案的機構。建國后,從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檔案館。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和規(guī)范國家檔案館(以下簡稱“檔案館”)建設,提高工程項目投資決策和建設管理水平,維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便于社會各方面利用,制定本標準。
第二條本標準是為檔案館建設的項目決策和建設水平的合理確定所提供的全國統(tǒng)一標準,是編制、評估和審批檔案館建設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檔案館建設項目規(guī)劃、設計的依據(jù),也是有關部門審查檔案館建設和初步設計及對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監(jiān)管檢查的依據(jù)。
第三條本標準適用于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市(地、州、盟)、縣(市、區(qū)、旗)三級綜合檔案館的新建、擴建、改建工程項目。
城市建設檔案館等專門檔案館的新建、擴建、改建工程項目,依照本標準執(zhí)行。
第四條檔案館建設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從我國國情出發(fā),因地制宜,合理確定建設規(guī)模和水平,做到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經(jīng)濟實用,滿足檔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需要。
第五條檔案館建設應滿足檔案館作為安全保管黨和國家重要檔案的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檔案信息服務中心、已公開現(xiàn)行文件利用中心和政府信息查閱的法定場所的設置要求,同時要滿足社會公共文化服務的要求。
第六條檔案館建設應納入當?shù)氐膰窠?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納入政府安排的投資項目。
檔案館建設應納入城市總體規(guī)劃并按照國家公益事業(yè)建設用地的有關規(guī)定申報、征撥所需建設用地。
第七條檔案館建設應統(tǒng)籌規(guī)劃,立足長遠。資金投入確有困難的,可一次規(guī)劃,分期建設。
第八條檔案館建設除遵守本標準外,還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的其他有關標準、規(guī)范和定額、指標的規(guī)定。
第二章建設規(guī)模和項目構成
第九條檔案館建設規(guī)模按行政區(qū)劃分級,以應保存的館藏檔案數(shù)量為基本依據(jù)分類,參照轄區(qū)人口數(shù)量并綜合轄區(qū)經(jīng)濟、地理等因素合理確定。
館藏檔案數(shù)量是指現(xiàn)存和今后30年應進館檔案、資料的數(shù)量之和。
第十條檔案館建設按照省、市、縣三級作如下分類:
級別 類次 館藏檔案數(shù)量
省級 一類 90萬卷以上
二類 70~90萬卷
三類 70萬卷以下
市級 一類 40萬卷以上
二類 30~40萬卷
三類 30萬卷以下
縣級 一類 20萬卷以上
二類 10~20萬卷
三類 10萬卷以下
第十一條檔案館建設項目由房屋建筑、場地和檔案館專用設施組成。
第十二條檔案館房屋建筑由檔案庫房、對外服務用房、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辦公室用房等主要功能用房和附屬用房及建筑設備組成。
第十三條檔案庫房由紙質檔案庫、音像檔案庫、光盤庫、縮微拷貝片庫、母片庫、珍藏庫、實物檔案庫、圖書資料庫、其他特殊載體檔案庫和過渡間組成。
省級檔案館需設置異地備份庫時,應根據(jù)備份檔案數(shù)量參照本標準執(zhí)行,其建筑面積不計入本標準。
第十四條對外服務用房由服務大廳(含門廳、寄存處、飲水處等)、接待室、查閱登記室、目錄室、開放檔案閱覽室、未開放檔案閱覽室、縮微檔案閱覽室、音像檔案閱覽室、現(xiàn)行文件閱覽室、現(xiàn)行文件保管室、展覽廳、報告廳、對外利用復印室和利用者休息室、餐廳、公共衛(wèi)生間組成。
第十五條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由中心控制室、接收檔案用房、整理編目用房、保護技術用房、翻拍洗印用房、縮微技術用房、信息化技術用房組成。
接收檔案用房由接收室、除塵室、消毒室組成。
整理編目用房由整理室、編目室、修史編志室、展覽加工制作室、出版發(fā)行室組成。
保護技術用房由去酸室、理化試驗室、檔案有害生物防治室、檔案保護靜電復印室、裱糊修復室、裝訂室、仿真復制室、音像檔案處理室組成。
翻拍洗印用房由翻拍室、沖洗室、印像放大室、水洗烘干室、翻版膠印室組成。
縮微技術用房由資料編排室、縮微攝影室(分大型機室和小型機室)、沖洗處理室、配藥和化驗室、質量檢測室、校對編目室、拷貝復印室、放大還原室和備品庫組成。
信息化技術用房由服務器機房、計算機房、電子檔案接收室、電子文件采集室、數(shù)字化用房組成。數(shù)字化用房由檔案前期處理室、紙質檔案掃描室、其他載體檔案數(shù)字化室、數(shù)字化質量檢測室、檔案中轉室組成。
第十六條檔案館辦公室用房和與檔案館并建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辦公室用房的組成參照《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
第十七條附屬用房及建筑設備包括警衛(wèi)室、車庫、衛(wèi)生間、浴室、醫(yī)務室和變配電室、水泵房、水箱間、鍋爐房、電梯機房、制冷機房、通信機房、消防用房、安防用房等各類設備用房及相應的建筑設備。
第十八條檔案館場地主要由人員集散場地、道路、停車場和綠化用地等組成。
第十九條檔案館專用設施主要包括檔案專用運輸設備、檔案裝具、檔案保護技術設備、縮微設備、專用信息化設備。
第三章房屋建筑面積指標
第二十條檔案館房屋建筑面積指標按照不同級別和類型予以確定。
第二十一條省級檔案館建筑面積指標應符合表一的規(guī)定。
面積指標項目 一類 二類 三類
檔案庫房 5500~6800 4300~5500 3000~4300
對外服務用房 5500~6500 4600~5500 3700~4600
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 6500~7400 5500~6500 4600~5500
辦公室用房 1500~1700 1200~1500 900~1200
附屬用房 1900~2200 1600~1900 1200~1600
總計 20900~24600 17200~20900 13400~17200
表一省級檔案館建筑面積指標 (單位:平方米)